[ 《塵響非官方30題》](https://www.plurk.com/p/3ho86i2w2a)
大學剛畢業的羅寧決定以攝影師為主業,但起步並不容易。沒有加入公司,以素人身分接案的新手能接到的工作很大程度取決於作品集。
因此,羅寧的經濟狀況一度不太穩定。空閒時間他盡量排滿零工,沒工作時就到附近公園待著,曬曬太陽發發呆。他的精神體黑王蛇也會難得從領口抬起頭,瞇起眼跟著他一起享受陽光。
在公園待了幾天後,羅寧意識到與其發呆,不如嘗試抓拍路人、寵物和周圍景物,練習不同光線和角度的運用。熟練後,他逐漸擴大拍攝範圍,徒步到處走動,既鍛鍊體力也累積各種拍攝經驗。
後來,他從國外短片中得到靈感:抓拍後用相印機將照片送給拍攝對象。他覺得這主意很棒,既是給自己的社交脫敏訓練,又能積累作品。雖然他不打算像那些短片一樣拍成影片,但會詢問能否保留原檔放進自己的作品集。
實行一段時間後,他發現在與路人互動時,對方常因他的身高體格和眼睛上的疤而有所戒備。於是他學會調整姿勢讓人放下警惕,這技巧在後來與商業客戶討論時也很有幫助。
隨著拍攝的照片越來越多,羅寧也發現了一些特殊問題。
關於精神體,雖然C級以上的精神體對哨兵嚮導來說肉眼可見可觸摸,但當他下意識想拍攝那些看似普通但不可能出現在公園的動物時,照片上總會出現異常。
空無一物、模糊不清或出現雜訊——這些跡象告訴羅寧,他剛拍的可能是別人的精神體。即使構圖再好,這樣的照片也不能使用。
而且理論上,哨兵嚮導應該能用精神力分辨精神體,但他的手指按下快門的速度總比精神觸肢的反應更快。
有時,他會向精神體主人解釋照片不能用的原因。有些人表示遺憾,如果能記錄下精神體,也許可以讓普通人伴侶或未覺醒的孩子看看相伴在身邊的精神體是如何表達關愛。
這樣的談話激發了羅寧的新想法。
他請對方稍等十分鐘,可以在附近走走或坐下聊天,同時他拿出筆記本和筆。雖然大學主修攝影,但國高中時他常畫畫,只是現在拿起畫筆的手指已有些僵硬。
不過他很快找回手感。剛才的對話讓他頓悟:拍照時他總想記錄人與人、人與寵物的互動或和諧的景物構圖,但在他構思的畫面中缺少了一個重要角色——精神體。
精神體是哨兵嚮導的半身,對他們至關重要。羅寧在未覺醒前並未意識到自己正被壓力和認同感問題困擾,直到他的精神體——黑王蛇出現。精神體跟他一樣的安靜,只有曬太陽時才會活躍,平時就靜靜地掛在他頸上。
羅寧感受著脖子上鱗片帶來的冰涼觸感,提醒自己黑王蛇的存在是真實的,它陪伴著自己,撫平了內心的傷口,不用言語也能心靈相通。
從那時起,他永遠記得這種感覺,並告訴自己:他的世界從此不再孤單。